用户名: 密码: 自动登录   注册用户忘记密码?
第十六章 课外小组
作者:格子里的夜晚      更新:2018-03-09 05:23      字数:5278
热门推荐:
    岳清言以前在理论上并没有那么高的高度,但现在可是有技能打底,有了语言学大师的能力。而语言学,本身就是基于对文本的大量朴实的分析和数据汇总来发现规律的。可以说,语言学虽然属于大文科的范畴,但实际上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,除了还有相当部分非常依赖于人的判断之外,其实挺不文科的,而更像是理工科。

    然而,当语言学的这些基础,和他写小说的实践相结合,连岳清言自己都不知道这会是怎么样的一笔财富。岳清言的说法,基本都是基于作者的思考,如何规划一个故事,如何从一个创意开始组织一个故事。他原先有网文写作的基础,而网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依照提纲,不断用各种剧情元素进行填充的过程。

    其实,网文的写作最大的难度不在于规划故事,而在于执行故事。一个有经验的网文作者,会判断一个故事的创意到底和别人有多少相似度和雷同度,其材料来源来自于哪里,然后写作大目标的指向如何。但是,即使再有经验,也无法避免提纲头重脚轻的问题。

    写过提纲的都知道,开头部分思路最清晰最详细,但越是远的,越是想得没那么清楚,提纲的详细度也就直线下降。提纲的详细程度从来不取决于故事的复杂程度,而是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思考深度。

    但是,就算有提纲,在具体执笔的时候仍然会碰到各种问题,比如之前想的桥段,写的时候想到了更好的主意,比如某个桥段的调整,几个角色的细节关系之类的,说不定就要牵涉到整个提纲的调整。那工作量就大了,大得吓人。以前岳清言当枪手的时候,如果不照着提纲写,也不是不行,但需要作出说明,为什么不照着写,以及这么写之后可能引起的后果。这些东西让老大看了之后,再进行取舍,决定是不是可以。久而久之,其实为了避免这种麻烦,大家都练出了无论如何都照着提纲写的本事。但如果是几个人照着同一个大纲,那就别指望文本的总体质量了。就算统稿的人很厉害,也无法完全纠正每个参与的作者对于提纲和设定的不同理解。

    没有任何两个作者是完全一致的,就算是同样的提纲,到了不同作者手里的处置方式也会不同。微小的处理差别,长时间累积下来产生的不协调,到了后期会变成巨大的问题。读者们一开始未必会发现,因为他们的阅读不是连贯的,也没有积累足够的对比材料。但是,如果读者有这个敏感呢?

    有的作者会分阶段写提纲。在总纲之下,不同阶段写分阶段大纲,再根据分阶段大纲写细纲、章纲。每一阶段的提纲会根据现有文本进行调整,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了自己的创作调整产生的大方向的调整。但是,这样就平白多出了很多工作量。下一阶段的大纲,必然是要随着现在的文本和大纲来进行的。要么是一阶段完成之后去分析,哪里可能需要调整,要么是一边写就一边在大纲上标注,来给自己后面的修改做提示。这两者,都需要作者有足够的对文本的感知、分析与执行力,以及,对自己的写作的认真执着。

    但是,纵然再有不同,网文创作的大的方式方法还是一致的。根据提纲,或者是至少对情节的大规划,分步骤用各种故事桥段去搭建文本。对一个合格的网文长篇作者来说,按照每章消耗两个情节来计算,全文300万字,1000章,那就需要2000个不同情节来搭建。还不算重要情节节点加快剧情速度,提升剧情密度的额外消耗。积累不够的作者,往往前半段就把自己掏空了,后半段的文,要么感觉上是很多重复桥段,要么就是索然无味地去灌水了。

    而一个作者,一个职业作者,显然不可能只写一本书啊。如果他的情节掌握量只有那么点,那是完全没办法避免让人觉得雷同的。

    归根到底,任何职业,任何工作,不管怎么样的作者,到最后都是在拼修养、拼积累。

    只不过,这种拼,在很多人看起来,也不过是体力活。但要说具体的桥段掌握数量,以及如何排列组合出足够多的变化,那顶尖的网文作者这方面的能力,可以说是完爆传统文学的作者的。传统文学作者的特长,在于挖掘深度,挖掘文字信息量,挖掘言外之意的更为特色的用法,以及开发新的叙事结构和模式等等。

    哪怕是这样,随着年轻一代作者逐渐进入职业写作领域,两者也就逐渐合流的趋势。传统文学的作者越来越重视作品的可读性和市场传播度,而在网文领域也有一些作者,笔调凝实洗练,结构张力十足,传达出来的思考深度也非常足够,甚至因为有足够的篇幅,真正具备了史诗的质调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融合只是个趋势,表面上仍然是互相看不起的大节奏。

    但是,从写作者的角度,如果真的对作品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,的确是能感知到许多的。文艺理论虽然是从作品中总结提取出来的,但反过来说,如果能够形成结果,用来指导写作也不是不行。但是,纯粹的文艺理论是做不到这点的,而是需要和写作实践结合紧密的文艺理论。

    这点,岳清言知道,不然他也不会一开始就等着去上金宸的课,而金宸也知道,不然也就不会让岳清言这么个作者,上课的时候补充他的想法。而这么两项一照应,双方都发现:唉?有门啊。这还真是能搞出点花样来的。

    而对于学生们来说,他们的文艺理论课哪里能有作者来参与呢?上了中文系,基本都明白和当作家是没啥关系的,许多中文系出身的人一样写不通文章。但是,中文系里,毕竟是一帮深受文学熏陶,至少文学平均素养能过及格线的人。哪里都少不了还希望自己能够写写东西,说不定还能挣挣稿费的人。

    而人称那么个小问题,能够让岳清言说出这么番道理,尤其是最后岳清言说的“语素”,真正透露了他的学术水平恐怕真的不差。语素这种术语,也不是一般人能随口掰出来的。

    金宸知道班里同学肯定会有兴趣,连忙问道:“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?”

    一个女生站了起来问道:“那第二人称呢?第二人称怎么办?是不是不能用来写小说了?”

    岳清言有点头痛:“并不是,其实第二人称很好玩,但难度很高。我刚刚用第二人称写过一篇。金老师,我发给你,转给同学们看看可以吗?”

    金宸连连点头: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《你一生的故事》发到了班级群里。金宸也是第一次看这篇,读着读着,心里的感觉又不对了。之前看《断魂枪》和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,他已经够惊讶了。在这个年纪,能够熟练掌握民国时期的语言习惯,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。但这个岳清言显然不止于此,他写的这个科幻小短篇,10000多字,真的是非常精致。而且,他用这个来当第二人称的范文,毫无问题。

    “第二人称的问题是:作者到底把自己放在哪里?文艺理论里应该有作者的后置的问题,他在角色之后,但在角色之后,在第二人称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:第二人称是需要模拟读者进入故事的观察顺序的。这个就很尴尬了,因为角色不可能完全模拟语言来说整个故事,那也不是第二人称,而是对话体了。但要跟随着读者的顺序阐述故事,又要维持自己角色的视线,那就牵涉到这两者之间,必须要有一种特殊的联系。对自己说,这是个很好的办法,或者是作者后置的角色,是特殊存在,可以做到这种跟随。而自己对自己说,如果不是日记体,那这两个自己之间,还是要有特殊联系。《你一生的故事》其实就是讨巧了,因为随着整个故事的设计,我们发现这个我能够通过语言去驾驭过去、现在、未来……这样,人称问题才成立。或者说,如果用其他人称来写,这个故事的结构压根做不出来。”岳清言说:“或者,第二人称就是文本本身,这种叙述主要是用来加强内容呈现的,功能性不够。但读起来一定很带感。当然,难度是不会低的。”

    金宸笑着说:“听懂了吗?”

    提问题的女生叫莫尔笙,算是班里最文艺的家伙,也的确很喜欢写小说。金宸就没少看她写的稿子,但不知道为什么,莫尔笙的小说在结构上、故事上,总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。金宸自己并不是小说作者,虽然能够从理论和经验角度来提出问题,但的确也没太多招数来改,也不知道怎么能够说得莫尔笙明白。

    今天,岳清言的这些回答,金宸就觉得大概是能解答莫尔笙的一些问题了。

    莫尔笙开心地点点头:“明白,听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班里的学生都知道金宸为人还是比较傲的,不是真有本事,很难接触下去。但看了这个岳清言的小说,虽然就那么一篇,大家都有些服气。《你一生的故事》的结构、故事难度、思考深度等等,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比的,哪怕把故事告诉他们,恐怕也写不出这种小说来。至少,第二人称这种手段,就没办法那么巧妙地融合进去。而且,岳清言能够进行这样的阐述,说明他并不是莫名其妙就这么写,或者是灵机一动地取了巧,而是基于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,有分析有准备地这样做了。这就更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岳老师,您下次什么时候来?还有问题向您讨教呢。”另一个名叫李烽的男生说。

    “岳老师?”金宸看向岳清言,有些调侃地问:“学生们问你呢?”

    “啊?以后金老师的课我都会来啊。”岳清言说:“我希望能系统地把中文系的主干课程扫一遍。《普通语言学》就算了,这个我快学吐了。其他的课,能安排出来的我都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要不……我们组织个社团或者课外小组?”莫尔笙小心翼翼地问。

    “这个主意好。”金宸赞赏地说:“岳老师意下如何啊?”

    岳清言想了想,点了点头:“可以啊。大家也别管我叫老师。我比你们大不了多少。我刚毕业不到一年呢。正好我要经常来……和大家有交流,许多问题也好有人请教。”

    “我帮你找个宿舍?”金宸说:“你住的地方也太远了。每天来回跑……”

    “金老师……我还要写稿子啊。宿舍里没办法写稿子。”岳清言自然也知道每天来回折腾,路上就要快3个小时,但真的是没办法,除非搬家。

    虽然是很感激金宸能够给自己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,但岳清言还是觉得,别给金宸找麻烦比较好。学校里一举一动,都是要动人情的。大学系统里麻烦事也不少,有些麻烦还是自己想办法吧。

    “我会找时间搬个家。那边的确是有点远。我周末去找找看房子。”岳清言说:“这几天就先辛苦点了。”

    金宸点点头。

    同学们可是相当兴奋的。岳清言的理论深度相当不错,而讲解得也比较简单。他们的写作等等,说不定就能找他指点一番。而且,社团啊、课外活动啊之类,和学校报备通过之后,也是可以抵学时的,其实并不白白消耗时间。学校里很多乱七八糟的社团都是这样,几个人十几个人聚在一起,兴趣相投,那就填个表申请下,找个熟悉的老师签个字,报去社团联,然后就能开张了。至于活动记录之类的,有的就看社团里有没有文笔好善于写报告的了。现在有金宸这个颇有名望的老师签字,这个社团是成立定了。虽然不知道这个社团能干什么,但反正比混学校那见了鬼的装逼气息浓厚的文学社要来的强吧?
其他人都在看什么: